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安徽省淮河流域生态网络构建和优化

周晓妍, 杜鹏晖, 张学文, 袁曼曼, 黎禹彤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03) : 65 -72.

PDF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03) : 65 -72. DOI: 10.13478/j.cnki.jasyu.2024.03.011

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安徽省淮河流域生态网络构建和优化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随着人类活动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河流流域的生态用地正面临严重的破坏。合理构建河流流域生态网络,不仅能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促进流域内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该研究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结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及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多维方法识别安徽省淮河中游流域生态源地,利用电路理论模型构建流域内生态网络。该研究识别了安徽省淮河流中游流生态源地和生态节点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50处生态源地,源地总面积为1.07×10~4 km2,其中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45.05%;生态廊道125条,总长度为3 851.08 km;踏脚石区9处,总面积为43.45 km2;生态关键点140处,总面积为153.18 km2,集中在淮河干流两侧;生态断点353处,总面积为14 444.07 km2,多位于生态与建设用地的交界处。该研究通过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下流域生态网络,以期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趋势,为流域生态保护与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

淮河流域 / 自然保护地 / 电路理论 / 生态网络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周晓妍, 杜鹏晖, 张学文, 袁曼曼, 黎禹彤 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安徽省淮河流域生态网络构建和优化[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4, 46(03): 65-72 DOI:10.13478/j.cnki.jasyu.2024.03.01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