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常规MRI的影像组学预测胶质瘤术后早期复发的价值

张裕辉, 杨颖思, 范伟雄, 江桂华, 熊小丽, 杨日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2025, Vol. 42 ›› Issue (02) : 208 -212.

PDF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2025, Vol. 42 ›› Issue (02) : 208 -212.

基于多模态常规MRI的影像组学预测胶质瘤术后早期复发的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常规MRI在术前无创预测胶质瘤术后早期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的临床因素。通过联影公司开发的深度学习VB-Net算法实现胶质瘤患者全瘤病灶的自动分割并采用URP平台在术前T1CE及T2WI图像上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最大相关和最小冗余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筛选最佳的特征组合。采用Logistic回归及五折交叉验证分析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4个预测模型:T2WI模型,T1CE模型,T2WI+T1CE联合模型,影像-临床融合模型。以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诊断效能,并统计模型敏感度及特异度。使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诊断效能。结果:脑胶质瘤术后复发40例,非复发43例。临床因素中胶质瘤级别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序列影像组学模型中,T1CE模型(AUC:0.804)优于T2WI模型(AUC:0.702);多模态联合模型AUC高于单序列预测模型(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9、72.5%、79.1%)。此外,影像-临床融合模型在预测胶质瘤术后早期复发中亦具有良好预测效能,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39、72.5%、79.1%,但与多模态联合模型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结论:多模态常规MRI组合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胶质瘤术后早期复发,纳入胶质瘤级别的影像-临床融合模型诊断效能并未优于影像组学模型。

关键词

胶质瘤 / 肿瘤复发 / 磁共振成像 / 影像组学 / 多模态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裕辉, 杨颖思, 范伟雄, 江桂华, 熊小丽, 杨日辉 基于多模态常规MRI的影像组学预测胶质瘤术后早期复发的价值[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5, 42(02): 208-21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