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化细菌囊泡的制备、载药与免疫激活

唐宇佶, 唐家珍, 饶浪, 卫亚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2025, Vol. 42 ›› Issue (06) : 825 -831.

PDF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2025, Vol. 42 ›› Issue (06) : 825 -831.

基因工程化细菌囊泡的制备、载药与免疫激活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基因工程化细菌囊泡搭载光敏剂Ce6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使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过表达干扰素α(IFNα)并提取相应细菌囊泡(BVs-IFNα),通过超声将光敏剂Ce6装载在细菌囊泡表面得到BVs-IFNα@Ce6纳米颗粒。运用动态光散射、纳米颗粒跟踪技术共聚焦成像及紫外吸收光谱对BVs-IFNα@Ce6复合体进行表征。将得到的BVs-IFNα@Ce6纳米颗粒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和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共培养,用CCK-8法评估其光动力治疗效果,用流式细胞术验证其免疫激活能力。结果:成功制备出BVs-IFNα@Ce6纳米颗粒,其粒径在180 nm左右具有稳定性。在红光照射条件下,BVs-IFNα@Ce6对B16F10肿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杀伤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促进BMDC细胞表面免疫相关分子MHC-II、CD80/CD86的表达,展现出显著的免疫激活能力。结论:BVs-IFNα@Ce6纳米颗粒兼具增强光动力疗效与激活抗肿瘤免疫的双重功能,具备临床转化潜力。

关键词

基因改造 / 干扰素α / 细菌囊泡 / 药物递送 / 光动力治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唐宇佶, 唐家珍, 饶浪, 卫亚红 基因工程化细菌囊泡的制备、载药与免疫激活[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5, 42(06): 825-83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