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因素对中国东部铜陵矿集区差异性矿化的控制作用:来自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学证据

陈可 , 邵拥军 , 刘忠法 , 张俊柯 , 李永顺 , 陈雨莹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3) : 199 -217.

PDF (16185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3) : 199 -217. DOI: 10.13745/j.esf.sf.2023.12.60
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

岩浆因素对中国东部铜陵矿集区差异性矿化的控制作用:来自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学证据

作者信息 +

The controlling role of magmatic factors on the differential mineralization in the Tongling ore district, easter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mineralogy of amphibole and plagioclase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6572K)

摘要

冬瓜山铜(金)矿床和新桥硫铁铜金矿床是铜陵矿集区内两个大型夕卡岩型矿床,二者成矿地质背景相似,矿体产于同一地层层位,冬瓜山矿床以黄铜矿和磁黄铁矿为主,新桥矿床以黄铁矿和磁铁矿为主,二者矿物组合差异性非常明显,但造成二者矿物组合差异的关键控制因素还不清楚。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本文以二者成矿岩体中的角闪石和斜长石为研究对象,拟揭示岩浆因素对二者差异性矿化的控制作用。冬瓜山矿床青山脚石英二长闪长岩和新桥矿床矶头石英闪长岩角闪石和斜长石岩相学和电子探针(EPMA)主量元素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青山脚岩体中的角闪石大部分属于镁角闪石系列;矶头岩体中的角闪石大部分属于镁角闪石和浅闪石系列。青山脚岩体和矶头岩体的角闪石结晶压力、结晶温度、结晶深度、氧逸度和含水量分别为41~306 MPa和23~225 MPa,691~916 ℃和634~918 ℃,1.6~11.6 km和0.9~8.5 km,ΔNNO=0~2.3和ΔNNO=-0.4~2.4,3.7%~5.5%和3.1%~5.4%,青山脚和矶头岩体内角闪石以地壳型为主,少部分为壳幔混合型。两个岩体中斜长石多为中长石,根据斜长石结构和成分剖面特征,推测青山脚和矶头岩体晶体群分别来自5个和4个不同的岩浆子系统,都经历了镁铁质岩浆的注入和混合作用。我们认为镁铁质岩浆中氧逸度和元素含量的差异控制了冬瓜山和新桥的差异性矿化。

关键词

角闪石 / 斜长石 / 成因矿物学 / 夕卡岩型矿床 / 铜陵矿集区

Key words

amphibole / plagioclase / genetic mineralogy / skarn-type deposit / Tongling ore district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可, 邵拥军, 刘忠法, 张俊柯, 李永顺, 陈雨莹 岩浆因素对中国东部铜陵矿集区差异性矿化的控制作用:来自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学证据[J]. 地学前缘, 2024, 31(3): 199-217 DOI:10.13745/j.esf.sf.2023.12.6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0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078)

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1RC4055)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185KB)

2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