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热液白钨矿氧同位素组成研究:对流体源区与演化过程的示踪

吴锟言 , 刘飚 , 吴堑虹 , 李欢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2) : 299 -312.

PDF (13211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2) : 299 -312. DOI: 10.13745/j.esf.sf.2023.2.85
非主题来稿选登

岩浆热液白钨矿氧同位素组成研究:对流体源区与演化过程的示踪

作者信息 +

Oxyge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scheelite in magmatic-hydrothermal W deposits: Tracing fluid source and evolution process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3527K)

摘要

南岭地区中生代发育大量岩浆热液型钨矿床,但是成矿岩体类型、侵位深度以及围岩性质存在差异,且成矿过程中受多期流体活动与大气降水的影响,流体源区与演化过程复杂。本文对不同类型钨矿床中多阶段白钨矿进行了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S型花岗岩侵入相关的白钨矿氧同位素值最高(5.7‰~7.8‰),A型花岗岩侵入相关的最低(2.9‰~4.5‰),I型花岗岩侵入相关的落在二者之间(5.6‰)。不同类型钨成矿早期流体均主要为岩浆水,后期成矿过程中外来流体贡献不同,其中大气降水对夕卡岩和云英岩型钨矿化影响较小,而石英脉型矿化存在较大比例的大气降水的加入。此外,单颗粒石英脉型白钨矿的氧同位素组成也存在较大的不均一性,核部到边部逐渐降低的趋势反映了多期次的流体活动。综合分析认为,早期结晶的白钨矿尽管经历岩浆分异、流体出溶与热液沉淀,仍保留岩浆熔体的部分氧同位素特征,而早—晚阶段白钨矿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详细记录了流体源区特征与演化过程。夕卡岩与云英岩型白钨矿形成主要与强烈的水岩反应相关,而石英脉中白钨矿沉淀主要与大量的大气降水加入有关。

关键词

岩浆热液 / 白钨矿 / 氧同位素 / 流体源区 / 南岭地区

Key words

magmatic-hydrothermal / scheelite / oxygen isotope / fluid source / Nanling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吴锟言, 刘飚, 吴堑虹, 李欢 岩浆热液白钨矿氧同位素组成研究:对流体源区与演化过程的示踪[J]. 地学前缘, 2024, 31(2): 299-312 DOI:10.13745/j.esf.sf.2023.2.8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钦杭成矿带湘南段铜锡多金属矿产深部探测技术示范”(2018YFC0603902)

湖南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不同类型钨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配分型式及其替代机理研究”(2021JJ40722)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211KB)

2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