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的地球物理动态监测与分析

夏腾 , 张家铭 , 李书鹏 , 郭丽莉 , 王祺 , 毛德强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3) : 432 -442.

PDF (3969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3) : 432 -442. DOI: 10.13745/j.esf.sf.2023.3.1
地质环境与地质工程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的地球物理动态监测与分析

作者信息 +

Geophysical dynam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in-situ remediation process at organic contaminated sites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063K)

摘要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的动态监测是评估修复进程和效果的重要环节,监测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修复效率及费用。本研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结合常规监测井数据,全面刻画了原位热强化氧化耦合修复过程。结果显示,场地内电阻率与水化学、地下水位、污染物含量和温度数据相互验证,实现了点面信息结合。研究发现,在原位热修复过程中,场地内地层电阻率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基于温度与电阻率的经验关系,本文提出了污染物含量变化对电阻率的影响系数,得出影响系数随污染物含量的不断减小而增加。本研究还推算出原位热修复过程中温度及污染物含量的分布,即浓度随温度的不断升高而降低。针对原位氧化修复过程,电阻率变化有效刻画了原位氧化修复中过硫酸钠及水的动态注入过程。研究充分体现了地球物理方法在原位修复监测中的优势,可为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精准、高效及低成本的动态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地球物理 / 有机污染场地 / 原位热修复 / 原位化学氧化 / 动态监测

Key words

geophysics / organic contaminated site / in-situ thermal desorption / in-situ chemical oxidation / dynamic monitoring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夏腾, 张家铭, 李书鹏, 郭丽莉, 王祺, 毛德强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的地球物理动态监测与分析[J]. 地学前缘, 2024, 31(3): 432-442 DOI:10.13745/j.esf.sf.2023.3.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9YFC1804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056)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969KB)

2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