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三角洲前缘非常规致密油储层裂缝发育模式:以泌阳凹陷东南部古近系核三段为例

尹帅 , 张子阳 , 张星星 , 王景辰 , 胡伟 , 丁文龙 , 李虎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5) : 139 -155.

PDF (13259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5) : 139 -155. DOI: 10.13745/j.esf.sf.2023.6.21
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研究

扇三角洲前缘非常规致密油储层裂缝发育模式:以泌阳凹陷东南部古近系核三段为例

作者信息 +

Fracture development mode in fan delta front unconventional tight oil reservoirs: A case study of Paleogene He-3 in southeastern Biyang Depressio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3576K)

摘要

泌阳凹陷东南部位于古湖盆短轴陡坡一侧,发育牵引流驱动的扇三角洲前缘复杂沉积体系,不同类型砂体中裂缝的定量刻画对非常规致密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地区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属典型的“凹中隆”背景下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目前对于该类沉积及构造背景下的天然裂缝发育规律的认识仍存在不足。本文以该地区核三段从Ⅱ到Ⅵ砂组非常规陆相致密油储层为例,利用大量岩心、物性、常规、成像测井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规律,提出了该地区扇三角洲前缘非常规致密油储层裂缝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岩性、砂体厚度、沉积作用和构造均对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分布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薄层单砂体或其复合砂体中更容易发育裂缝,当单砂体厚度大于6 m时,砂体中裂缝通常相对欠发育。裂缝主要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前缘、侧向加积河道单翼、河口坝和远砂坝中。将河道类型划分为均质河道和非均质河道。侧向快速堆积形成的非对称型非均质河道中砂体叠置厚度较大,可超过18 m,裂缝较为发育;对于均质河道前缘,即靠近扇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微相区域,其在垂向上通常发育于靠近河口坝顶部的沉积序列中,代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裂缝也较为发育。裂缝与油气聚集有密切的关系,工区核三段裂缝主要形成于新近系坳陷期。通过DFN离散裂缝模拟,恢复了主力小层裂缝三维空间展布。结果显示,核三段主要发育E-W和NE向两组共轭裂缝,且局部以发育其中一组为主,这些裂缝多平行或垂直于隆起构造痕线分布。天然裂缝在背斜低部位和翼部相比顶部更为发育。此外,多条共轭剪切缝相交或同走向一侧单翼裂缝相连接可形成“裂缝嵌合带”,其可能为压驱过程中长距离水窜产生的直接诱因,因而在后期压驱中要规避“裂缝嵌合带”。

关键词

泌阳凹陷 / 非常规致密油储层 / 沉积 / 构造 / 裂缝发育规律

Key words

Biyang Depression / unconventional tight oil reservoir / deposition / structure / fracture development law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尹帅, 张子阳, 张星星, 王景辰, 胡伟, 丁文龙, 李虎 扇三角洲前缘非常规致密油储层裂缝发育模式:以泌阳凹陷东南部古近系核三段为例[J]. 地学前缘, 2024, 31(5): 139-155 DOI:10.13745/j.esf.sf.2023.6.2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2167)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3-JC-QN-0355)

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CX2411002)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259KB)

2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