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代烃污染场地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郑嘉睿 , 冷文鹏 , 王佳佳 , 智丽琴 , 王硕 , 李佳斌 , 郭鹏 , 魏文侠 , 宋云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2) : 157 -172.

PDF (2857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2) : 157 -172. DOI: 10.13745/j.esf.sf.2023.8.21
污染土壤修复

氯代烃污染场地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for cleaning up chlorinated-hydrocarbon contaminated sites—a review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924K)

摘要

氯代烃(CAHs)是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化工原料,其处置不当或意外泄漏使其成为土壤和地下水中最常检测出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绿色、经济、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是氯代烃污染治理的理想技术手段。文章在分析CAHs的理化性质、在环境中的迁移特征和生物降解机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小试、中试等不同规模的微生物修复研究实例、联合修复的进展和降解转化机制进行梳理,同时对CAHs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最后,对CAHs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行展望,未来应在采用微孔芯片与极限稀释技术开展低丰度降解菌的挖掘与解析、研发太阳能加热-生物原位修复等高效联合修复技术并分析修复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CAHs污染的高效、绿色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氯代烃 / 污染 / 理化性质 / 迁移转化 / 生物降解机制 / 生物修复技术

Key words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 / pollution /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 /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郑嘉睿, 冷文鹏, 王佳佳, 智丽琴, 王硕, 李佳斌, 郭鹏, 魏文侠, 宋云 氯代烃污染场地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4, 31(2): 157-172 DOI:10.13745/j.esf.sf.2023.8.2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l8013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l801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146)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科学者计划项目(2022A-0007)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857KB)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