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积模拟的总可容空间定量分析

沈禄银 , 潘仁芳 , 吕海涛 , 段太忠 , 贺婷婷 , 刘义生 , 赵磊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2) : 391 -401.

PDF (3517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2) : 391 -401. DOI: 10.13745/j.esf.sf.2023.9.1
非主题来稿选登

基于沉积模拟的总可容空间定量分析

作者信息 +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otal accommodation space based on sedimentary simulatio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601K)

摘要

为了解决可容空间控制因素多、定量分析难的问题,在沉积过程中为沉积物提供可容空间的因素总结归纳为总可容空间,将影响总可容空间的多种因素总结为初始地形、全球(绝对)海平面变化和总沉降3种主控因素。基于总可容空间的提供量和充填量相符原则,建立了初始地形、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总沉降与沉积厚度、水深的定量关系;分析了可容空间主控因素对地层结构的影响,提出了总可容空间定量分析方法。总可容空间定量分析不仅可以计算总沉降,降低了三维沉积参数的恢复和表征难度,保障了沉积正、反演过程中提供的总可容空间量符合预期,还可以建立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快速恢复合理的地层沉积参数,有利于沉积模型的建立。该研究不仅对可容空间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有着更直观的认识,还为定量研究有效可容空间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初始地形 / 全球海平面变化 / 总沉降 / 可容空间 / 沉积过程模拟

Key words

initial topography / eustatic change / total subsidence / accommodation space / sedimentary process simulation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沈禄银, 潘仁芳, 吕海涛, 段太忠, 贺婷婷, 刘义生, 赵磊 基于沉积模拟的总可容空间定量分析[J]. 地学前缘, 2024, 31(2): 391-401 DOI:10.13745/j.esf.sf.2023.9.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A项目子课题“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地质建模”;(XDA14010204)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科技部项目“塔北地区寒武系沉积结构模拟”(KJ202333)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517KB)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