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赋矿砂岩中有机质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邱林飞 , 李子颖 , 张字龙 , 王龙辉 , 李振成 , 韩美芝 , 王婷婷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4) : 281 -296.

PDF (16406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4) : 281 -296. DOI: 10.13745/j.esf.sf.2023.9.23
非主题来稿选登:岩石成因与成矿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赋矿砂岩中有机质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作者信息 +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matter in Lower Cretaceous ore-bearing sandston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n the northern Ordos Basi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6799K)

摘要

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铀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在特拉敖包及其外围发现了多个产于环河组下段的厚大铀矿孔。有机质是砂岩型铀矿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环河组下段赋矿砂岩中缺乏肉眼可见的有机质,在铀矿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有机质类型目前还缺乏研究,铀成矿作用过程还不清楚。本文以特拉敖包铀矿产地赋矿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与室内研究,厘定了赋矿砂岩中的有机质类型,探讨了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赋矿砂岩中几乎不含炭屑有机质,有机质主要为顺层沿砂岩孔隙充填、具有流动特征的浸染状有机质,它是一种具有与沥青相似的复杂结构、低演化程度的大分子物质,具有高等植物和低等水生生物混合来源的特点。铀矿化与固体炭屑有机质关系不大,主要与浸染状有机质密切相关,特拉敖包铀矿产地的成矿特征契合“渗出”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的特点,深灰色、灰褐色铀矿石的形成可能主要与深部渗出的有机流体有关。成矿元素可能主要以有机质络合物的胶体形式迁移,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可能是导致成矿流体发生分解并沉淀成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有机质 / 铀成矿作用 / 下白垩统 / 砂岩型铀矿 / 鄂尔多斯盆地

Key words

organic matter / uranium mineralization / Lower Cretaceous /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 Ordos Basin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邱林飞, 李子颖, 张字龙, 王龙辉, 李振成, 韩美芝, 王婷婷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赋矿砂岩中有机质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J]. 地学前缘, 2024, 31(4): 281-296 DOI:10.13745/j.esf.sf.2023.9.2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167210)

中核集团集中研发项目(SD04)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406KB)

2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