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砷尾矿中砷铊矿相特征及其释放机制

梁慧芝 , 郭朝晖 , 张云霞 , 徐锐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2) : 20 -30.

PDF (6374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2) : 20 -30. DOI: 10.13745/j.esf.sf.2023.9.8
场地土壤污染机制与风险管控

含砷尾矿中砷铊矿相特征及其释放机制

作者信息 +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ease mechanism of arsenic-thallium from As-bearing tailings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6526K)

摘要

含砷尾矿中砷(As)及伴生元素铊(Tl)等毒性元素易向周边水和土壤介质中迁移,揭示尾矿中毒性元素的矿相特征及其释放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某雄黄矿区含砷尾矿为研究对象,结合化学分析、矿物学表征等手段,通过静态浸出实验探究含砷尾矿中As和Tl的矿相特征及其释放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含砷尾矿中As和Tl的环境行为明显受到其矿相特征及赋存形态影响。矿物学分析结果显示尾矿中As的主要矿物相为砷铂矿和砷铁矿,矿物解离度表明砷矿物处于风化状态,As释放风险较高;而Tl则以伴生元素形式存在于Ca、Mn和Mg等矿物相中,这些矿物的沉淀溶解控制着尾矿中Tl的释放。尾矿中As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Tl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酸性浸出条件下金属的活性态比例增高,可交换态As由0.29%上升至1.67%,可交换态Tl从5.46%升高至8.67%;尾矿中As释放加强而Tl受到抑制,表明尾矿中As与Tl释放存在竞争关系。As的浸出符合双常数模型,为多因素控制的物理和化学过程;Tl的浸出符合抛物线扩散模型,由结构掺入和表面吸附等扩散机制控制。本研究明确了含砷尾矿As和Tl的释放特性、化学形态转变及矿物相特征,为含砷尾矿中As和Tl污染风险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含砷尾矿 / / / 矿相特征 / 释放机制

Key words

As-bearing tailings / arsenic / thallium / mineral phase / release mechanism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梁慧芝, 郭朝晖, 张云霞, 徐锐 含砷尾矿中砷铊矿相特征及其释放机制[J]. 地学前缘, 2024, 31(2): 20-30 DOI:10.13745/j.esf.sf.2023.9.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800400)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374KB)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