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花岗岩地区坡积-冲洪积型污染耕地土壤治理比较研究

刘永兵 , 宿俊杰 , 郭威 , 王英男 , 殷亚秋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2) : 196 -203.

PDF (4640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2) : 196 -203. DOI: 10.13745/j.esf.sf.2024.1.12
污染土壤修复

冀北花岗岩地区坡积-冲洪积型污染耕地土壤治理比较研究

作者信息 +

Comparative study on soil remediation of slope-alluvial contaminated arable land in granite areas, northern Hebei Province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751K)

摘要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本研究选取冀北花岗岩地区坡积物母质区和冲洪积物母质区的弱酸性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托钝化修复和植物提取(玉米和龙葵为植物修复材料)两种修复技术,探究了不同成土母质类型和修复技术对耕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坡积物和冲洪积物母质区土壤的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pH值存在显著差异,坡积物母质区土壤pH显著低于冲洪积物母质区土壤,两区成土母质均具有较高的Pb背景值;(2)钝化修复后,冲洪积物母质区玉米籽粒Cd和Pb含量显著降低,玉米籽粒增产19.10%~33.00%,较坡积物母质区显示出更好的修复效果;(3)坡积物母质区采用龙葵和玉米间作模式,植物修复每年每公顷中提取Cd、Pb和Cu分别为167.25、208.35和555.05 g,Cd、Pb和Cu的去除率分别为2.727%、0.043%和0.234%,较冲洪积物母质区显示出更好的修复效果;(4)龙葵和玉米的间作模式优于单一种植模式,间作可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植物吸收效率;(5)制定土壤污染修复策略时,需考虑土壤特性、成土母质及不同农作物的影响,选用合适的修复技术和种植模式。本研究可为地质异常区域农田土壤安全利用与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坡积 / 冲洪积 / 重金属 / 土壤污染 / 钝化修复 / 植物修复

Key words

slope deposits / alluvial deposits / heavy metals / soil contamination / passivation remediation / phytoremediation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永兵, 宿俊杰, 郭威, 王英男, 殷亚秋 冀北花岗岩地区坡积-冲洪积型污染耕地土壤治理比较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2): 196-203 DOI:10.13745/j.esf.sf.2024.1.1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5001)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640KB)

1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