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岩流体对超深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充填及溶蚀改造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油气田为例

王俊鹏 , 曾联波 , 徐振平 , 王珂 , 曾庆鲁 , 张知源 , 张荣虎 , 蒋俊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3) : 312 -323.

PDF (8917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3) : 312 -323. DOI: 10.13745/j.esf.sf.2024.1.51
成烃作用与油气成储

成岩流体对超深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充填及溶蚀改造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油气田为例

作者信息 +

The impact of diagenetic fluids on the structural fracture filling and dissolution alteration of ultra-deep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a case study of the Kelasu oil and gas field in the Tarim Basi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9130K)

摘要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油气区是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也是我国已建成的最大超深油气田。该区主要目的层组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一套中厚层细-中砂岩夹薄层泥岩建造,埋深主要介于6 000~8 000 m,储层基质孔隙度普遍低于10%,孔喉结构复杂,构造裂缝普遍发育,且有效裂缝网络对该类气藏高产稳产至关重要。同时,深埋高温压条件下,成岩流体沿裂缝快速活动,对储层裂缝有效性产生了差异影响。本文针对井下大量岩心构造裂缝开展CT扫描、主体薄片、阴极发光、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系统研究了成岩流体在微裂缝尺度、岩心裂缝尺度、圈闭尺度、油气田尺度上对构造裂缝的成岩类型、配置关系、裂缝有效开度及影响分布范围。认为成岩流体对克拉苏油气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构造裂缝有效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裂缝面本身及周围储层孔喉的胶结充填及溶蚀作用,主体裂缝(超60%)胶结充填率不足5%,有效开度介于0.2~2 mm,成岩流体沿微裂缝胶结沉淀或溶蚀改造,但仅影响裂缝周围约4 mm~20 m范围,在岩石的差异矿物之间(一般为石英颗粒及长石颗粒)更易发生溶蚀;成岩流体垂向上沿背斜储层中上部50~150 m内的裂缝网络发生胶结、溶蚀作用,整体充填率约为60%~80%,在底水层中裂缝胶结充填率达60%~90%;平面上,成岩流体沿先期沉积水系迹线、顺构造裂缝活动,南北向影响距离为20~40 km,主要为方解石充填与胶结。由于高效沟通的裂缝网络位于目的层中-上部,应考虑在中部或中上部地层中钻完井,避开顶部的“基底式胶结”层,在北部区块针对裂缝中的方解石充填物大开度裂缝实施酸化压裂措施,提升储层整体渗流能力。

关键词

超深层 / 成岩流体 / 裂缝有效性 / 致密储层 / 塔里木盆地

Key words

ultra-deep / diagenetic fluids / effectiveness of structural fractures / tight reservoir / Tarim Basin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俊鹏, 曾联波, 徐振平, 王珂, 曾庆鲁, 张知源, 张荣虎, 蒋俊 成岩流体对超深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充填及溶蚀改造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油气田为例[J]. 地学前缘, 2024, 31(3): 312-323 DOI:10.13745/j.esf.sf.2024.1.5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专项“叠合盆地中下组合油气成藏与保持机制研究(2023ZZ02)”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917KB)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