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早白垩世下地壳地质图:基于镜质组反射率证据的修正

焦守涛 , 刘东娜 , 张旗 , 靳职斌 , 张玉生 , 原杰 , 周李岗 , 刘铁翊 , 解团结 , 范宗胜 , 闫彤彤 , 周新鹏 , 张双奎 , 卫倩倩 , 闫涛 , 张坤 , 尹碧菡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1) : 418 -431.

PDF (9195KB)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1) : 418 -431. DOI: 10.13745/j.esf.sf.2024.10.20
非主题来稿选登

山西省早白垩世下地壳地质图:基于镜质组反射率证据的修正

作者信息 +

Geological map of the lower crust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Shanxi Province: Based on vitrinite reflectance evidence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9414K)

摘要

我们已经根据花岗岩的资料编制了一份山西省早白垩世下地壳地质图,本文增加了镜质组反射率资料,重新编制了一份山西省早白垩世下地壳地质图。经过对比,得出了许多新认识。对比说明,在下地壳填图中,镜质组反射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资料。镜质组反射率可以记录它形成以后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是煤田和石油地质部门成熟度测量中广泛应用且可靠的方法之一。镜质组反射率方法对岩石学和矿床学也非常有用,因此可以根据镜质组反射率资料推测深部是否有隐伏岩体以及隐伏岩体的分布和规模,推测下地壳底部是否有地幔上涌以及地幔上涌的分布。利用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寻找隐伏岩体,再根据隐伏岩体找矿,是一个找矿的新方法。文中根据山西省镜质组反射率的分布,推测在若干Ro>3.0%的地区的深部有可能发现隐伏岩体,其中,祁县隐伏岩体已经被钻探验证所证实。山西省煤矿很多,凡是无烟煤分布区均是寻找隐伏岩体的有利地区。文中还根据镜质组反射率资料对山西省早白垩世下地壳地质图进行了修改,指出山西省中部和南部的深部为大片中生代(主要是早白垩世)花岗岩分布区,也是早白垩世时地幔上涌的区域。根据地层资料和花岗岩资料推测山西省北部(大同以北)为地壳厚度正常区,南部为地壳加厚区(为中国东部高原的一部分)。南部为地幔上涌区,北部无地幔上涌迹象;故南部下地壳为高温榴辉岩相区,北部下地壳为低温榴辉岩相区。地表有矿产分布的区域,下地壳为含流体榴辉岩相区。山西省中部和西部的下地壳可能为榴辉岩相-麻粒岩相过渡区,暗示中国东部高原在山西省可能呈现为向西缓慢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山西省 / 镜质组反射率 / 无烟煤 / 下地壳地质图 / 隐伏岩体 / 高原 / 早白垩世

Key words

Shanxi Province / vitrinite reflectance / anthracite / lower crust geological map / concealed rock mass / plateau / Early Cretaceou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焦守涛, 刘东娜, 张旗, 靳职斌, 张玉生, 原杰, 周李岗, 刘铁翊, 解团结, 范宗胜, 闫彤彤, 周新鹏, 张双奎, 卫倩倩, 闫涛, 张坤, 尹碧菡 山西省早白垩世下地壳地质图:基于镜质组反射率证据的修正[J]. 地学前缘, 2025, 32(1): 418-431 DOI:10.13745/j.esf.sf.2024.10.2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地球科学大数据‘一张图’体系建设与知识服务”(DD20230761)

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地质云的地质灾害基础信息提取与大数据分析挖掘”(2018YFC1505501)

邢台学院“邢台天梯山溶洞碳酸盐同位素记录的第四纪季风信息研究”(XTXYYB202210)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地质信息数字化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2021-A02)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195KB)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