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镍地球化学基准值特征及地质背景的影响
李龙雪 , 王学求 , 迟清华 , 刘东盛 , 刘汉粮 , 张必敏 , 周建 , 徐善法 , 聂兰仕 , 王玮 , 柳青青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1) : 36 -49.
中国镍地球化学基准值特征及地质背景的影响
Geochemical baseline of nickel in China: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geological setting
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和新基础设施项目对镍的需求增加,镍的战略价值不断提升,确定镍的含量和分布对于寻找新的镍矿床和缓解镍资源短缺至关重要。中国地球化学基准计划(CGB)通过3 382个表层和3 380个深层汇水域/土壤样品以及11 602个岩石样品建立了镍的地球化学基准。中国岩石镍的基准值为12.1×10-6,背景值为22.2×10-6,与中国东部出露地壳丰度一致。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的基准值分别为1 317×10-6和63.4×10-6,远高于中性岩基准值(17.5×10-6)和酸性岩基准值(3.19×10-6)。中国汇水域沉积物/土壤表层、深层镍基准值分别为23.6×10-6和22.4×10-6,略低于其他大陆(国家),与中国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镍中位值一致。母岩类型尤其是超基性-基性岩主要控制汇水域沉积物/土壤镍高值区的分布。镍的高值区(累频>85%)主要出现在蛇绿岩带、大火成岩省等超基性-基性岩区和长江中下游沿岸等黑色岩系区。镍地球化学异常与岩浆型镍矿耦合较好。岩石和汇水域沉积物/土壤中镍基准值主要受地质背景控制,但在化学风化作用强烈和碳酸盐岩发育区域,汇水域沉积物/土壤中镍基准值将发生富集。镍地球化学基准将为后续资源评价和环境基准建立提供定量参照标尺和数据基础。
nickel (Ni) / geochemical baselines / rocks / catchment sediment / alluvial soil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