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铜镍(铂)硫化物矿床岩浆通道成矿系统:来自矿物学的证据

刘美玉, 苏尚国, 刘心然, 郭旭东, 李一鸣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02) : 390 -411.

PDF (10501KB)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02) : 390 -411. DOI: 10.13745/j.esf.sf.2024.11.80

金川铜镍(铂)硫化物矿床岩浆通道成矿系统:来自矿物学的证据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0752K)

摘要

金川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是世界第三大岩浆型铜镍(铂)硫化物矿床,近年来,关于金川矿床成因机制的讨论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流行的成矿模型主要有以下两种:(1)岩浆通道堆积模型;(2)深部熔离-多次贯入模型。目前,二者均不能较好解释矿区中存在的各种地质现象,特别是高密度硫化物矿浆上侵难等关键问题。实验岩石学和动力学模拟的最新研究进展表明流体的加入可有效推动高密度硫化物的迁移。前期研究发现,金川矿床硫化物矿石中广泛发育原生富Cl或富C的含水矿物(磷灰石、方解石、金云母、角闪石等),富Cl和C流体活动显著伴随金川矿床成矿过程,而这种富Cl和C流体的加入是否为促使高密度硫化物“矿浆”上侵运移的主要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针对上述问题,本次研究通过对金川矿床中几类重要矿物进行综合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以矿物成因探讨了影响金川矿床高密度硫化物“矿浆”上侵运移的主要机制。金川矿床中的原生含水矿物与金属硫化物构成流体晶矿物组合,由流体晶矿物组合的空间展布规律与岩浆通道的前进方向推测,该富Cl和C的流体由最初的富钙逐渐向富镁、富硅演化。

关键词

金川Cu-Ni (PGE)硫化物矿床 / 磷灰石 / 流体晶矿物组合 / 富Cl流体 / 岩浆通道成矿系统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美玉, 苏尚国, 刘心然, 郭旭东, 李一鸣 金川铜镍(铂)硫化物矿床岩浆通道成矿系统:来自矿物学的证据[J]. 地学前缘, 2025, 32(02): 390-411 DOI:10.13745/j.esf.sf.2024.11.8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501KB)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