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下优势灌木生物量及分配特征
杨化菊 , 李灿锋 , 杨克好 , 张熙璐 , 王传宇 , 王兴荣 , 何旭 , 彭雪峰 , 张连凯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5) : 440 -448.
滇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下优势灌木生物量及分配特征
Biomas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t shrubs under varying degre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the karst region of southern Yunnan
灌木在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生物量大小直接决定了石漠化修复与碳收支情况。为探究喀斯特地区优势灌木树种响应石漠化演替的生物量特征及分配格局,以滇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下3种优势灌木树种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沙针(Osyris lanceolata)和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冠幅、树高、基径、各器官(根、茎、叶和花/果)生物量和根冠比等响应特征,并构建各器官、地上和总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石漠化梯度下,华西小石积和车桑子的平均生物量呈现“倒V”趋势,而沙针则与前两者不同;(2)不同石漠化梯度下,3种优势灌木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大小顺序为茎>根>叶>花/果;(3)3种灌木生物量估测效果较好的是线性函数和幂函数,最佳预测变量以基径(D)、基径平方和树高乘积(D2H)为主。本研究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碳收支功能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喀斯特 / 石漠化 / 优势灌木 / 生物量 / 异速生长模型 / 分配特征
karst / rocky desertification / dominant shrubs / biomass / allometric model /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