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碳汇原理、过程与计量

曹建华 , 杨慧 , 黄芬 , 张春来 , 张连凯 , 朱同彬 , 周孟霞 , 袁道先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5) : 358 -376.

PDF (5909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5) : 358 -376. DOI: 10.13745/j.esf.sf.2024.2.6
“综合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中和”专栏

岩溶碳汇原理、过程与计量

作者信息 +

The principle, process, and measurement of karst carbon sink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6050K)

摘要

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由陆地生物碳循环(植物光合作用驱动)和岩溶碳循环(碳酸盐岩溶解风化驱动)两部分组成。岩溶碳循环与陆地生物碳循环存在协同作用,岩溶碳循环过程对陆地淡水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岩溶碳汇主要发生在岩溶和生物紧密联系的植物根系-土壤-岩石相互融合的表层岩溶带,在快速交互的地下水系统和地表水系统中发生迁移转化过程。当前流域岩溶碳汇计量存在至少3个方面的问题:(1)全岩溶流域中来源于碳酸盐岩的碳和来源于大气/土壤中的碳比例不清;(2)部分岩溶流域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风化溶解产生碳汇的量如何区分;(3)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内源有机碳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外源有机碳的贡献大小如何。建议岩溶碳汇计算要以流域为单元,通过确定流域边界,查明地质结构,分析土地覆被配置,揭示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影响的主控因子,建立反演和正演模型,估算流域岩溶和生物碳汇的贡献,填补岩溶碳汇服务价值评估的空白。

关键词

岩溶碳汇 / 岩溶碳循环 / 碳迁移转化 / 碳汇计量 / 模型构建

Key words

karst carbon sink / karst carbon cycle / carbon migration-carbon conversion / carbon sink measurement / model construction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曹建华, 杨慧, 黄芬, 张春来, 张连凯, 朱同彬, 周孟霞, 袁道先 岩溶碳汇原理、过程与计量[J]. 地学前缘, 2024, 31(5): 358-376 DOI:10.13745/j.esf.sf.2024.2.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2361144885)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2035004)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0297090)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9245176)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1196001)

桂林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10905)

桂林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10403)

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实验室开放基金(KDL&Guangxi202002)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909KB)

2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