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体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及碳水循环

原雅琼 , 孙平安 , 于奭 , 何师意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5) : 409 -420.

PDF (4329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5) : 409 -420. DOI: 10.13745/j.esf.sf.2024.2.8
“综合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中和”专栏

长江流域水体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及碳水循环

作者信息 +

Fractionation of stable isotopes and the carbon-water cycle in Yangtze River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432K)

摘要

岩溶碳循环具有快速的动力学反应过程,对环境变化敏感,水循环可影响岩溶碳循环的两个驱动因子(水和CO2),是岩溶碳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2016年6月和10月长江干流、主要支流、水库、湖泊的采样测试,分析了δD、δ18O、无机碳含量和同位素分馏特征及控制因素,揭示了长江流域水循环对岩溶碳循环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体δD和δ18O的空间变化表现出大陆效应、纬度效应和海拔效应,并随降雨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无机碳主要源自碳酸盐岩风化,δ13CDIC值主要受碳酸风化碳酸盐岩和硫酸/硝酸风化碳酸盐岩对$\mathrm{HCO}_{3}^{-}$的贡献比例控制。长江流域水文过程可显著影响岩溶碳循环,上游冻土区土壤冻结时,幔源和大气源CO2参与碳酸盐岩风化使δ13CDIC值显著增加;夏秋季季风期降雨爆发,降水导致δD和δ18O急剧下降,同时利于土壤CO2累积和碳同位素值下降,并使得水体δD、δ18O和δ13CDIC值均下降;水文过程可影响“生物碳泵”作用,平水期“生物碳泵”作用更强,水库的分层效应也更显著。

关键词

δD和δ18O / δ13CDIC / 碳水循环 / 水库 / 长江流域

Key words

δD and δ18O / δ13CDIC / carbon-water cycle / reservoir / Yangtze River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原雅琼, 孙平安, 于奭, 何师意 长江流域水体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及碳水循环[J]. 地学前缘, 2024, 31(5): 409-420 DOI:10.13745/j.esf.sf.2024.2.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GXNSFAA03557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E0204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06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075)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2001)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547)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820)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329KB)

2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