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煤岩微构造对现今地应力的控制机理

唐志潭 , 刘敬寿 , 闫霞 , 冯延青 , 蒋恕 , 张滨鑫 , 张冠杰 , 付一鸣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5) : 344 -357.

PDF (7356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5) : 344 -357. DOI: 10.13745/j.esf.sf.2024.6.26
变质岩和煤储层裂缝研究

深层煤岩微构造对现今地应力的控制机理

作者信息 +

The control mechanism of deep coal rock microstructure on in situ stress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7531K)

摘要

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不能简单套用浅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理论,原因之一在于深煤层地应力制约了煤层气的吸附/解析、渗流等过程,决定了煤层裂隙的有效性,并影响着水平井轨迹设计。因此,开展深部地应力变化规律研究对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大吉区块为例,利用阵列声波测井、微地震监测数据和岩心测试等资料,综合考虑深层煤岩微构造类型与产状、边界应力条件和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组合等因素,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微构造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全面分析了微构造的类型、产状和对煤层应力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微构造越平缓,应力分布越均匀,反之应力越容易集中;煤层微构造产状对煤层应力的影响主要为:随着煤层微构造曲率的增大,挠曲处水平应力差会随之增大,且挠曲处周缘水平最小主应力也会越集中。由微构造类型与煤层力学性质、顶底板岩性、边界应力条件等因素交叉模拟得到,正向微构造下的煤层应力与泊松比呈正相关,与杨氏模量呈负相关,而负向微构造则相反。当顶板为灰岩时,煤层应力大小受微构造类型变化影响比顶板为砂岩时更显著。区域应力大小对深部煤层应力的影响相对较小。论文研究成果可为深部煤层地应力成因机制分析、煤层气高效开发和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微构造 / 地应力 / 深层煤岩 / 大吉区块 / 有限元模拟

Key words

microstructure / in situ stress / deep coal rock / Daji Block /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唐志潭, 刘敬寿, 闫霞, 冯延青, 蒋恕, 张滨鑫, 张冠杰, 付一鸣 深层煤岩微构造对现今地应力的控制机理[J]. 地学前缘, 2024, 31(5): 344-357 DOI:10.13745/j.esf.sf.2024.6.2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215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QD0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人才岗位科研启动项目(2022046)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356KB)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