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直径毛管中水密度变化特性及其对土壤水密度变化的启示

李超 , 程东会 , 马成龙 , 乔晓英 , 黄梦楠 , 王一式 , 杨银科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1) : 440 -448.

PDF (1729KB)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1) : 440 -448. DOI: 10.13745/j.esf.sf.2024.6.38
非主题来稿选登

不同直径毛管中水密度变化特性及其对土壤水密度变化的启示

作者信息 +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density variation in capillarie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oil water density changes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770K)

摘要

土壤水的密度存在较大的变化范围,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来全面描述这种变化规律。本文利用微米直径的石英管模拟多孔介质的孔隙系统,采用质量-体积法测量了直径在50~530 μm之间的8个不同直径石英管中水的密度。结果表明:当石英管直径小于75 μm时,水的密度大于体相水的密度,最高密度为1.19 g/cm3;而直径为100~250 μm时,水的密度略小于体相水,最低为0.98 g/cm3。水密度随石英管径而变化的规律可以用类似纳兰-琼斯势的经验公式来表达。研究表明:能使水密度增大或减小的水化作用、水-固界面作用、毛细作用或空化机制均不能解释石英管中出现的水密度变化。分析认为,毛管中的复杂的水动力学和流变学,特别是管嘴的剪切增稠及其逆过程可能是不同直径石英管中水密度变化的物理机制。该机制不同于解释土壤水密度变化的传统理论,为土壤水密度变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如果把石英管中水密度变化规律与基于多孔介质毛管束概念的土壤含水率模型结合,可以预测不同含水率土壤中水的密度。进一步的研究应该从流变学基本理论出发,建立剪切速率与黏度和黏度与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从理论上构建毛管水和土壤水密度变化模型。

关键词

微米直径石英管 / 高密度水 / 低密度水 / 剪切增稠 / 土壤水密度变化

Key words

quartz tube with micron-scale diameter / high-density water / low-density water / shear thickening / soil water density change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超, 程东会, 马成龙, 乔晓英, 黄梦楠, 王一式, 杨银科 不同直径毛管中水密度变化特性及其对土壤水密度变化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25, 32(1): 440-448 DOI:10.13745/j.esf.sf.2024.6.3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2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229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JM-146)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ZDLSF05-03)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29KB)

3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