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汞同位素研究进展

何晟, 蔡虹明, 袁玮, 陈玖斌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03) : 375 -391.

PDF (4469KB)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03) : 375 -391. DOI: 10.13745/j.esf.sf.2025.3.34

河流汞同位素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575K)

摘要

河流是有毒重金属汞跨圈层循环的重要通道,因而明确河流汞的迁移转化对了解其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环境效应至关重要。近十五年来,具有独特“三维”分馏体系的汞同位素已被证实是示踪河流汞来源-转化-归趋的有效手段。成熟的前处理和分析方法是开展河流汞同位素研究的前提。本文首先概括了适用于河流不同形态汞提纯和浓缩以进行同位素检测方法,包括用于溶解态总汞同位素分析的离子交换树脂法和吹扫捕集法、用于颗粒态总汞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法和消解法以及用于甲基汞同位素分析的蒸馏-气相色谱法和蒸馏-离子交换树脂法。其次,本文系统讨论了汞同位素在河流汞来源解析、过程示踪和归趋判定三方面的应用成果,包括:(1)汇总河流样品和储库汞同位素组成,并定量解析了河流不同形态汞的来源及各端员的贡献比例;(2)依据不同转化过程的同位素分馏系数,揭示汞在储库释放、河流迁移及入海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控制因素;(3)整合河流和海洋样品汞同位素组成,明确河流汞的环境归趋和生态效应。最后,本文将汞同位素嵌入河流-近海汞通量模型,进而评估了近海汞源汇平衡状态。目前,河流汞同位素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应继续发展不同形态汞同位素分析方法和分馏机理,厘清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大型河流与土壤、大气、海洋和生物等系统或圈层互作中汞的地球化学循环,为制定汞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汞同位素 / 质量分馏 / 非质量分馏 / 河流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何晟, 蔡虹明, 袁玮, 陈玖斌 河流汞同位素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5, 32(03): 375-391 DOI:10.13745/j.esf.sf.2025.3.3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469KB)

2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