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宇宙成因核素10Be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杨睿涵, 杨业, 曹振平, 徐胜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03) : 392 -407.

PDF (2821KB)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03) : 392 -407. DOI: 10.13745/j.esf.sf.2025.3.40

大气宇宙成因核素10Be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888K)

摘要

高能宇宙射线及其次级粒子与大气和地表物质中的原子发生反应,分别生成大气和原位宇宙成因核素。大气成因10Be主要由散裂中子与大气中的氧和氮原子发生核反应生成,被气溶胶吸附后在大气层中迁移并通过干湿沉降过程沉积到地表。相比于14C,10Be具有更长的半衰期(1.387 Ma),定年尺度可达数个百万年。相比于原位成因10Be,大气成因10Be不仅可以作为年代学和地表风化剥蚀指标,同时也可以重建古地磁场强度和古气候降水变化。大气成因10Be具有应用范围广、自然界核素浓度高和实验室前处理简单等优势,有利于核素的实验室提取和加速器质谱分析。尽管大气成因10Be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但对古地磁场强度、古气候降水、风化剥蚀通量、年代学等指标的适用性研究仍缺乏系统梳理和深入讨论。本文综述了大气成因10Be指标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研究实例(如海洋沉积物、黄土沉积物、冰芯、河流沉积物等),探讨了大气成因10Be指标在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适用性,并初步展望了大气成因10Be研究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大气成因10Be / 沉降通量 / 古地磁场强度 / 古气候降水 / 地表风化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睿涵, 杨业, 曹振平, 徐胜 大气宇宙成因核素10Be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J]. 地学前缘, 2025, 32(03): 392-407 DOI:10.13745/j.esf.sf.2025.3.4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821KB)

5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