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草海0.78 Ma以来古环境演化:来自XRF连续扫描的证据

许聿迪, 刘承帅, 高庭, 刘彧, 尹润生, 孙蕗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03) : 168 -182.

PDF (5374KB)
地学前缘 ›› 2025, Vol. 32 ›› Issue (03) : 168 -182. DOI: 10.13745/j.esf.sf.2025.3.60

贵州草海0.78 Ma以来古环境演化:来自XRF连续扫描的证据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5501K)

摘要

云贵高原地区气候受到不同季风的显著影响,变化趋势较为复杂。为探究该地区环境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本研究选取贵州草海湖泊沉积柱2023CH(D)为研究材料,通过高分辨率X射线荧光(XRF)连续扫描和古地磁分析,结合磁化率、粒度及Al、Si、K、Ca等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对草海地区0.78 Ma以来的古环境演化进行探讨。研究发现0.78 Ma以来草海的古环境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Ⅰ阶段(0.78~0.66 Ma),草海地区气候基本响应全球气候变化;Ⅱ阶段(0.63~0.33 Ma)草海区域气候在全球气候主导的基础上,也明显响应地轴倾角和岁差周期;Ⅲ阶段(0.32~0.22 Ma)为相对温和的冰期凉湿气候,条件适宜碳酸盐岩大量淋溶;Ⅳ阶段(0.21~0.12 Ma)总体呈现冷干气候,早晚两段偏暖湿,物理和化学风化的相对强度均较好地响应岁差周期;Ⅴ阶段(0.12~0.02 Ma)整体趋于冷干,但气候在亚轨道尺度上于冷干-暖湿之间快速振荡,且波动幅度呈增大趋势。草海的气候演化同时受到轨道周期和亚轨道周期影响,不同古环境代用指标对轨道周期的响应存在差异。植被覆盖率受亚洲季风强度的显著影响,其变化主要受全球气候的调控,而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相对强度和降雨量对倾角和岁差周期响应更敏感。草海地区气候波动呈现频率更快且更加极端的趋势。总体而言,草海地区气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较为复杂,其背后的驱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云贵高原 / 湖泊沉积 / XRF连续扫描 / 元素地球化学 / 古环境演化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许聿迪, 刘承帅, 高庭, 刘彧, 尹润生, 孙蕗 贵州草海0.78 Ma以来古环境演化:来自XRF连续扫描的证据[J]. 地学前缘, 2025, 32(03): 168-182 DOI:10.13745/j.esf.sf.2025.3.6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374KB)

2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