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自动思维的神经基础及其与抑郁、压力知觉的关系

余萌, 袁丽萍, 何惠, 顾悦, 马骏骥, 李良芳, 代政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4, Vol. 32 ›› Issue (05) : 1132 -1140.

PDF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4, Vol. 32 ›› Issue (05) : 1132 -1140. DOI: 10.16128/j.cnki.1005-3611.2024.05.033

负性自动思维的神经基础及其与抑郁、压力知觉的关系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负性自动思维的神经基础及其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机制。方法:179名大学生完成了线上量表调查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基于人脑功能连接预测模型分析负性自动思维相关的功能连接,并探讨该功能连接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以及负性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和压力知觉的调节作用。结果:默认网络、额顶控制网络和突显网络的功能连接能够较好地预测负性自动思维分数,并且这些功能连接通过负性自动思维分数正向预测抑郁分数,压力知觉对此起调节作用:高压力知觉人群的脑功能连接对负性自动思维的预测作用更大。结论:默认网络、额顶控制网络和突显网络的功能连接与负性自动思维密切联系,可能是其作为抑郁情绪前瞻性因素的神经基础,压力知觉与其相互作用进一步支持了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

关键词

负性自动思维 / 抑郁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脑网络 / 功能连接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余萌, 袁丽萍, 何惠, 顾悦, 马骏骥, 李良芳, 代政嘉 负性自动思维的神经基础及其与抑郁、压力知觉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4, 32(05): 1132-1140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24.05.03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