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动技术干预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创伤后应激症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凌辉, 周玉霞, 周彩萍, 李海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4, Vol. 32 ›› Issue (05) : 1175 -1180+1147.

PDF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4, Vol. 32 ›› Issue (05) : 1175 -1180+1147. DOI: 10.16128/j.cnki.1005-3611.2024.05.039

闪动技术干预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创伤后应激症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闪动技术对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干预效果及干预机制。方法:通过网络招募73名有童年创伤经历且存在创伤后应激症状的被试,随机分成干预组和等待组,先后进行6周、每周1次的闪动技术干预,干预结束一个月后进行追踪测量。结果:与等待组相比,闪动技术干预显著降低了干预组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消极注意偏向水平,显著提高了积极注意偏向和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且这些变化在追踪中得到了一定的保持。积极注意偏向的变化量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变化量在闪动技术对创伤后应激症状的改善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闪动技术在创伤干预中能够提升创伤经历个体的积极注意偏向和核心自我评价,进而改善创伤后应激症状。

关键词

闪动技术 / 创伤后应激症状 / 注意偏向 / 核心自我评价 / 童年创伤 / 大学生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凌辉, 周玉霞, 周彩萍, 李海斌 闪动技术干预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创伤后应激症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4, 32(05): 1175-1180+1147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24.05.03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