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危婴幼儿对社交场景的注视异常研究

吴舒娴, 孟凡超, 靳兴越, 何玉琼, 申艳梅, 崔夕龙, 罗学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4, Vol. 32 ›› Issue (06) : 1201 -1206.

PDF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4, Vol. 32 ›› Issue (06) : 1201 -1206. DOI: 10.16128/j.cnki.1005-3611.2024.06.002

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危婴幼儿对社交场景的注视异常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SD)遗传高危(HR)婴幼儿(即ASD患者的婴幼儿同胞)对社交场景的注视模式,以了解ASD患者的早期征象,为ASD早期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纳入HR-ASD婴幼儿、ASD患儿、正常发育(TD)婴幼儿各33名。使用格赛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D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中文修订版进行评估,使用SMIRED 500眼动仪采集三组受试者观看互动社交场景的眼动数据。结果:(1)HR-ASD组对活动兴趣区(AOI)的首注视时间和注视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TD组,ASD组对活动AOI的注视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TD组,HR-ASD组和ASD组之间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活动AOI的注视时间百分比用于区分HR-ASD组和TD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2和0.76;活动AOI的注视时间百分比用于区分ASD组和TD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4、0.68。结论:HR-ASD婴幼儿对社交场景中人物的重复性活动存在注视偏好,将这一指标用于区分其和正常婴幼儿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这表明对社交场景中人物的重复性活动的注视特征用于辅助ASD高危群体的早期筛查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危婴幼儿 / 眼动 / 社交场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吴舒娴, 孟凡超, 靳兴越, 何玉琼, 申艳梅, 崔夕龙, 罗学荣 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危婴幼儿对社交场景的注视异常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4, 32(06): 1201-1206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24.06.00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