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动技术对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

凌辉, 宁柳, 林瑶, 周彩萍, 李海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4, Vol. 32 ›› Issue (06) : 1398 -1404+1410.

PDF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4, Vol. 32 ›› Issue (06) : 1398 -1404+1410. DOI: 10.16128/j.cnki.1005-3611.2024.06.038

闪动技术对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采用先量后质的递进(解释)式混合设计,探讨闪动技术对有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网络招募73名具有童年创伤经历且表现出社交焦虑症状的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n=36)和控制组(n=37)。干预组接受连续六周(每周一次)的线上闪动技术个体干预,控制组不接受任何干预。使用交往焦虑量表在干预前、干预后和干预结束1个月后对两组的社交焦虑水平进行评估。干预后对干预组进行半结构访谈,以探究干预后的真实体验。结果:(1)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与控制组相比,干预组干预后社交焦虑得分显著下降,且每次干预后的主观痛苦得分也显著降低。(2)质性分析显示,参与者在干预过程中心理发展依次经历创伤处理期、转化期和成长期三个阶段。干预后的体验共包含六个主题:情绪梳理、认知加工偏向改变、认知重评、个人力量提升、社会功能增强及社交焦虑下降。结论:闪动技术干预能有效缓解有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症状,并促进其自我成长。

关键词

闪动技术 / 童年创伤 / 社交焦虑 / 递进(解释)式混合设计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凌辉, 宁柳, 林瑶, 周彩萍, 李海斌 闪动技术对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4, 32(06): 1398-1404+1410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24.06.03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