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病毒毒力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蓝靖, 陆战豪, 罗瑞, 宋鑫, 孙元, 杨玉莹, 王涛, 仇华吉

中国兽医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4) : 834 -846.

PDF (3865KB)
中国兽医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4) : 834 -846. DOI: 10.16303/j.cnki.1005-4545.2024.04.26

非洲猪瘟病毒毒力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956K)

摘要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感染猪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2018年ASF传入我国以来,已经流行了5年多,病毒已经演化出了低毒力的基因Ⅱ型和基因Ⅰ型弱毒株,以及基因Ⅱ型和Ⅰ型重组毒株,这为该病的防制和疫苗研发带来了巨大挑战。ASF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LAVs)能够诱导良好的免疫保护,具备商品化疫苗的潜力。鉴定和研究毒力相关基因(virulence-associated genes, VAGs)对于LAVs的研发至关重要,也是ASFV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因此,对已鉴定的ASFV VAGs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总结VAGs编码蛋白的作用机制,同时展望如何全面鉴定ASFV VAGs及其编码蛋白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利用已知的VAGs科学设计安全高效的LAVs,以期为ASFV的致病机制及LAVs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洲猪瘟 / 非洲猪瘟病毒 / 毒力相关基因 / 减毒活疫苗 / 致病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蓝靖, 陆战豪, 罗瑞, 宋鑫, 孙元, 杨玉莹, 王涛, 仇华吉 非洲猪瘟病毒毒力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学报, 2024, 44(04): 834-846 DOI:10.16303/j.cnki.1005-4545.2024.04.2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865KB)

2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