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

柳佳佳, 梁海英, 曾智勇, 汤德元, 王彬, 边孟婷, 黄书, 潘向英, 田红利

中国兽医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7) : 1394 -1400+1407.

PDF (3431KB)
中国兽医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7) : 1394 -1400+1407. DOI: 10.16303/j.cnki.1005-4545.2024.07.08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513K)

摘要

为了解致贵州省某鸡场幼鸡死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GZGY2022分离株的基因组特征、遗传变异及毒株类型,本试验设计引物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的扩增、克隆、测序,遗传演化和毒株类型分析。结果显示,扩增IBDV全基因组的A、B片段分别为3 260、2 827 bp,分别编码VP2~VP5、VP1基因。该毒株A、B片段与VvIBDV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2%~98.7%、87.7%~98.9%,均与NN1172株同源性最高,与其他毒株同源性分别为83.1%~94.7%、90.1%~91.0%。遗传演化及毒株类型结果显示,IBDV毒株按抗原及毒力主要分为6个分支,该毒株A、B片段均聚类在VvIBDV分支,根据新基因型分类方法,该毒株为A3B3基因型。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A、B片段分别有3、7处独有的氨基酸位点变异,全基因组编码区与超强毒株有13处一致且独有的特征性氨基酸位点。A片段的VP2序列与超强毒株有19处相同的特征氨基酸,其中高变区222A、242I、253Q、256I、279D、284A、294I、299S是超强毒株的特征性的氨基酸位点,七肽区序列SWSASGS与强毒株一致;B片段的VP1序列与超强毒株有10处相同的特征氨基酸,其中61I、145T、287A是超强毒株的特征性的氨基酸位点,777~782核苷酸序列为GGTGCC,未能形成Kpn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结合三联体位点145/146/147(TEG),则B片段与NN1172株一致,其毒力稍弱于B2型VvIBDV毒株。重组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序列无断裂和重组位点,未发生重组事件。结果表明,GZGY2022株属于A3B3型非重组超强毒株,特殊氨基酸位点均与VvIBDV分子特征相符。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 超强毒株 / 全基因克隆 / 序列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柳佳佳, 梁海英, 曾智勇, 汤德元, 王彬, 边孟婷, 黄书, 潘向英, 田红利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24, 44(07): 1394-1400+1407 DOI:10.16303/j.cnki.1005-4545.2024.07.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431KB)

2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