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奇异变形杆菌感染胃肠道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周杰, 付文贵, 郝成森, 李绍梅, 翟少钦, 杨睿

中国兽医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2) : 281 -288.

PDF (5747KB)
中国兽医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2) : 281 -288. DOI: 10.16303/j.cnki.1005-4545.2025.02.15

猪源奇异变形杆菌感染胃肠道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5884K)

摘要

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经常导致人和动物发病,因此了解PM感染胃肠道后机体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此项研究采用灌胃方式对小鼠进行攻毒,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分别在感染后不同时间段采集小鼠血液,利用Bio-Plex悬液芯片检测系统对攻毒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21种细胞因子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攻毒结果显示,PM感染小鼠的胃肠道后,可导致小鼠的脾脏出血并显著肿大,在攻毒后24 h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 688),攻毒后96 h 2组小鼠间的脾指数差异最大(P=0.000 074)。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显示,IL-2、IL-17A、KC、Eoatxin、MCP-1、RANTES、MIP-1α、MIP-1β、IFN-γ、G-CSF和IL-10的浓度在攻毒组中显著性增高,其中促炎因子IL-17A和G-CSF的含量变化最大,并与脾脏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在攻毒后96 h达到峰值,质量浓度分别为(104.74±3.91)和(5 184.08±280.22) ng/L,是对照组的26.79和36.25倍。表明在PM感染胃肠道后,IL-17A和G-CSF在机体的促炎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 细胞因子 / 脾脏 / 小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周杰, 付文贵, 郝成森, 李绍梅, 翟少钦, 杨睿 猪源奇异变形杆菌感染胃肠道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J]. 中国兽医学报, 2025, 45(02): 281-288 DOI:10.16303/j.cnki.1005-4545.2025.02.1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747KB)

3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