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干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miR-124-3p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杨春悦, 唐云, 许建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39 ›› Issue (03) : 400 -405.

PDF (1808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39 ›› Issue (03) : 400 -405.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2.03.010

电针干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miR-124-3p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850K)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miR-124-3p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探讨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行椎板切除术,其余各组通过改良版Allen’s打击法建立SC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6 h起,电针组予T9~T11夹脊穴、大椎穴以及双侧足三里穴电针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在术后第1、第3、第7天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观察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并于术后第7天进行取材,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的病理形态学改变,RT-qPCR法检测脊髓组织中miR-124-3p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组织中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第7天模型组大鼠BBB评分降低,神经元数量减少,脊髓组织中Bax的表达水平升高,miR-124-3p、Bcl-2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术后第7天电针组大鼠BBB评分提高,神经元数量增多,组织中Bax的表达水平降低,miR-124-3p、Bcl-2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促进SCI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124-3p及Bcl-2、Bax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

脊髓损伤 / 电针 / miR-124-3p / Bcl-2 / Bax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春悦, 唐云, 许建文 电针干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miR-124-3p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2, 39(03): 400-405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2.03.01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08KB)

3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