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

秦卫红, 廖香, 卜一芝, 周游, 谭玉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39 ›› Issue (06) : 953 -958.

PDF (1091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39 ›› Issue (06) : 953 -958.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2.06.018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116K)

摘要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北海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SLE患者258例,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与呼吸病学会制定的下肢静脉血栓诊断标准统计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并根据有无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分为SLE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组(n=50)和SLE组(n=20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SLE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尿24 h Pro)、狼疮肾炎、肾功能不全、肾性高血压及肾病综合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LT、CRP、DD、FIB、Hb、TC、TG、LDL-C、ALB、24 h Pro、肾功能不全为SLE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SLE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进行密切监测,并给予针对性措施,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 下肢静脉血栓 / 危险因素 / 防治对策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秦卫红, 廖香, 卜一芝, 周游, 谭玉梅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2, 39(06): 953-958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2.06.01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91KB)

3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