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卧位直接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及关节功能观察

滕立初, 黄屾, 周智勋, 聂桂峰, 唐积平, 陈涤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39 ›› Issue (10) : 1592 -1597.

PDF (1538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39 ›› Issue (10) : 1592 -1597.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2.10.011

平卧位直接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及关节功能观察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574K)

摘要

目的:研究平卧位直接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价值,并观察应激及关节功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40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其中前入路组行平卧位直接前方入路方式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入路组采取平卧位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血清皮质醇(CORT)、儿茶酚胺(CA)水平;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前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后入路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髋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提高(P<0.05),与后入路组相比,前入路组髋关节活动度较高(P<0.05);两组术后24 h CORT、CA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前入路组术后24 h CORT水平低于后入路组(P<0.05),C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CRP、PS、5-HT水平均有所提高(均P<0.05),与后入路组相比,前入路组CRP、PS、5-HT水平较低(均P<0.05)。前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后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卧位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较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应激反应较轻,更利于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 直接前入路 / 应激 / 关节功能 / 疼痛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滕立初, 黄屾, 周智勋, 聂桂峰, 唐积平, 陈涤新 平卧位直接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及关节功能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2, 39(10): 1592-1597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2.10.01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38KB)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