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联合结核分枝杆菌休眠相关抗原Rv1733用于肺结核的血清学诊断价值

黄东轩, 彭光华, 黄冬生, 何朝文, 彭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39 ›› Issue (11) : 1781 -1787.

PDF (2344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39 ›› Issue (11) : 1781 -1787.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2.11.015

细胞因子联合结核分枝杆菌休眠相关抗原Rv1733用于肺结核的血清学诊断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399K)

摘要

目的:研究可替代的细胞因子联合结核分枝杆菌休眠相关抗原Rv1733用于肺结核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对来自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龙华中心医院的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组,n=25)和无症状接触者(ACs组,n=25)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和休眠相关抗原(Rv1733)进行6 d体外再刺激后,在培养上清液中进行多重细胞因子分析。结果:经IGRAs抗原特异性再刺激后结核病组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ACs组(P=0.032)。结核病组和ACs组PBMCs上清液中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IL-2、IL-6水平与黄金标准γ干扰素(IFN-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核病组IL-2水平与IFN-γ水平无显著相关关系(r=0.305,P=0.105)。采用调整后的IGRAs标准,IL-6检测到结核病组患者(n=23,92.0%)和ACs组患者(n=22,88.0%)的应答比例最高。Rv1733再刺激可提高ACs组中IFN-γ、IP-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7F浓度,而结核病组和ACs组IL-2、IL-22和IL-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Rv1733诱导的IFN-γ与IGRAs抗原诱导的IL-2组合是对结核患者和ACs分类的最佳选择(AUC:0.928;95%CI:0.883~0.971)。结论:可替代细胞因子联合结核分枝杆菌休眠相关抗原Rv1733可提高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能力。

关键词

肺结核 / 免疫试验 / 白细胞介素-2 /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相关抗原Rv1733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黄东轩, 彭光华, 黄冬生, 何朝文, 彭剑锋 细胞因子联合结核分枝杆菌休眠相关抗原Rv1733用于肺结核的血清学诊断价值[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2, 39(11): 1781-1787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2.11.01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344KB)

2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