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20年贵港市HIV/AIDS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覃彤雪, 邓本本, 徐月香, 梁贤君, 陈荣凤, 覃雄林, 叶力, 梁浩, 黄运轩, 蒋俊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39 ›› Issue (12) : 1876 -1882.

PDF (1078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39 ›› Issue (12) : 1876 -1882.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2.12.003

2007—2020年贵港市HIV/AIDS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103K)

摘要

目的:研究2007—2020年贵港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方法,收集2007—2020年贵港市HIV/AIDS初治患者的基本情况及随访资料,分析患者在启动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学效果和病毒学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别分析免疫学失败和病毒学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 060例HIV/AIDS患者,其中1 148例(28.3%)出现了免疫学失败,743例(18.3%)出现了病毒学失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1.651,95%CI:1.409~1.934)、确诊至治疗时间间隔>3个月(OR=1.284,95%CI:1.087~1.517)、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349个/μL(OR=3.623,95%CI:2.960~4.435)、350~500个/μL(OR=5.758,95%CI:4.245~7.810)、>500个/μL(OR=22.450,95%CI:13.370~37.695)是免疫学失败发生的危险因素;确诊至治疗时间间隔>3个月(OR=1.403,95%CI:1.172~1.680)、基线治疗方案选择3TC+AZT+EFV/NVP(OR=1.393,95%CI:1.119~1.735)、3TC+D4T+EFV/NVP(OR=1.523,95%CI:1.223~1.896)、含克力芝方案(OR=1.411,95%CI:1.008~3.321)是病毒学失败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贵港市HIV/AIDS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有待提高,免疫学和病毒学失败率影响因素较多,尤其要缩短确诊到治疗的间隔时间,提升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

HIV/AIDS / 免疫学失败 / 病毒学失败 / 影响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覃彤雪, 邓本本, 徐月香, 梁贤君, 陈荣凤, 覃雄林, 叶力, 梁浩, 黄运轩, 蒋俊俊 2007—2020年贵港市HIV/AIDS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2, 39(12): 1876-1882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2.12.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78KB)

4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