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石雄黄散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机制

马梓珊, 李畅, 黄汕梅, 银帮巧, 陈枝凡, 聂莎, 张子谦, 李力, 刘鹰, 唐耀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1) : 46 -53.

PDF (2505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1) : 46 -53.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3.01.008

硝石雄黄散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564K)

摘要

目的:探索硝石雄黄散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Griess法检测中药硝石(XS)、雄黄(XH)、硝石雄黄散(XSXH)中硝酸盐(NO3-)和亚硝酸盐(NO2-)含量及各组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制备硝石雄黄散各组分药的小鼠血清,将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随机分为空白(Blank)组、缺氧(Hypoxia)组、Hypoxia+XS组、Hypoxia+XH组和Hypoxia+XSXH组,Blank常氧处理,其余组别予缺氧24 h制备细胞缺氧模型;利用小鼠血清干预HCAEC,采用四甲基罗丹明甲酯(TMRM)和线粒体超氧化物指示剂(MitoSox)检测各组HCAEC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ROS)水平;Griess法检测各组HCAEC中NO水平及ELISA法检测ET-1、IL-6和TNF-α水平。结果:XSXH组NO2-含量高于XS组而NO3-含量较XS组低(P<0.001),XH组NO3-和NO2-含量最低(P<0.001,P<0.01);与Blank组相比,XS组、XH组和XSXH组均能提高小鼠血清NO水平(P<0.05,P<0.01,P<0.001);细胞结果显示,Hypoxia组能显著降低细胞NO生物活性、升高ET-1和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及生成大量ROS(P<0.001);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XS组、Hypoxia+XH组和Hypoxia+XSXH组对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P<0.001),其中Hypoxia+XSXH组作用最强,Hypoxia+XS组强于Hypoxia+XH组(P<0.05)。结论:XS、XH和XSXH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NO生物活性,通过降低ET-1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恢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以及减少ROS生成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其中XSXH作用最强。

关键词

硝石雄黄散 / 一氧化氮 / 线粒体 / 活性氧 / 炎症因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马梓珊, 李畅, 黄汕梅, 银帮巧, 陈枝凡, 聂莎, 张子谦, 李力, 刘鹰, 唐耀平 硝石雄黄散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机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0(01): 46-53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3.01.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505KB)

2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