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TLR2、PRF及GrzB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孔楠, 侯瑶, 吴雄, 田阳阳, 徐鸣浩, 刘红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2) : 288 -292.

PDF (1376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2) : 288 -292.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3.02.016

外周血TLR2、PRF及GrzB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408K)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Toll样受体2(TLR2)、NK细胞表面穿孔素(PRF)及颗粒酶B(GrzB)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表达及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9例嗜血细胞综合征儿童作为观察组,另纳入79例同龄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测定外周血TLR2基因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测定NK细胞表面PRF、GrzB阳性细胞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LR2、PRF及GrzB的诊断效能,观察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外周血TLR2水平及NK细胞表面PRF、GrzB阳性细胞率,Logistic回归法分析TLR2、PRF及GrzB三者交互作用对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LR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NK细胞表面PRF、GrzB阳性细胞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LR2表达水平及NK细胞表面PRF、GrzB联合诊断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价值明显优于单一诊断;死亡组外周血TLR2表达水平高于存活组,NK细胞表面PRF、GrzB阳性细胞率低于存活组(P<0.05);低TLR2与高NK细胞表面PRF、GrzB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外周血TLR2表达及NK细胞表面PRF、GrzB阳性细胞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效能,且与患儿预后存在交互作用,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 Toll样受体2 / NK细胞 / 穿孔素 / 颗粒酶B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孔楠, 侯瑶, 吴雄, 田阳阳, 徐鸣浩, 刘红林 外周血TLR2、PRF及GrzB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0(02): 288-292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3.02.01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76KB)

2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