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孕检指标构建低风险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模型研究

韦玉岚, 邱霓, 陆巧云, 梁海燕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2) : 315 -320.

PDF (1262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2) : 315 -320.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3.02.021

基于孕检指标构建低风险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模型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291K)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低风险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SPB)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行规律产检的236例低风险(基本情况良好且无妊娠合并症或其他妊娠风险)孕妇,分为SPB组(孕周<37周,n=71)和足月组(孕周≥37周,n=16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PB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评价所建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经产、收缩压升高、血小板计数偏高、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水平升高、宫颈长度≤2.5 cm均为低风险孕妇发生SPB的影响因素(P<0.05);将这些影响因素作为预测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模型预测低风险孕妇SPB发生风险的CI为0.77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95%CI:0.710~0.839),灵敏度为69.00%,特异度为75.80%;列线图预测SPB发生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之间基本吻合,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24;H-L检验显示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经产、宫颈长度≤2.5 cm及收缩压、血小板计数、PAF升高均为低风险孕妇发生SPB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辨别度、校准度及预测性能良好,可准确预测低风险孕妇发生SPB的风险。

关键词

产前筛查 / 自发性早产 / 影响因素 / 预测模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韦玉岚, 邱霓, 陆巧云, 梁海燕 基于孕检指标构建低风险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模型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0(02): 315-320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3.02.02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62KB)

5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