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两面针碱潜在靶基因ESCO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黄春柳, 何飞燕, 蒋芳成, 陈震东, 党裔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3) : 390 -397.

PDF (4798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3) : 390 -397.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3.03.008

氯化两面针碱潜在靶基因ESCO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912K)

摘要

目的:探索氯化两面针碱(NC)潜在靶基因姐妹染色单体内聚建立蛋白2(ESCO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潜在作用。方法:从组织层面研究ESCO2在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基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ESCO2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基于已鉴定的ESCO2差异共表达基因(DCGs),预测潜在信号通路,并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此外,通过裸鼠HCC模型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实验研究HCC中NC对ESCO2的影响。结果:微阵列和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相较于正常肝组织,ESCO2在HCC中显著高表达(SMD=0.90,I2=92.0%,P<0.001);ESCO2的高表达和患者年龄、肿瘤分级、T分期、病理分期有关。高表达的ESCO2与不良HCC预后相关(P<0.01);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显示最重要的富集途径是细胞周期;ESCO2在NC处理的裸鼠HCC模型和体外SK-HEP-1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高表达的ESCO2在HCC中发挥促癌作用,ESCO2可能是NC治疗HCC患者的潜在靶点。

关键词

ESCO2 / 肝细胞癌 / 高通量测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黄春柳, 何飞燕, 蒋芳成, 陈震东, 党裔武 氯化两面针碱潜在靶基因ESCO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0(03): 390-397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3.03.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798KB)

3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