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患者发病后7 d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对28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魏巍, 徐智, 牛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3) : 461 -468.

PDF (1113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3) : 461 -468.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3.03.018

脓毒症患者发病后7 d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对28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138K)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发病后7 d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变化及其与28 d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6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28 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发病后1 d、3 d、7 d时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血清乳酸、丙二醛(MDA)、TAC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TAC水平与临床特征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28 d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AC水平预测28 d院内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发病后1 d、3 d、7 d时血清TAC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患者发病后1 d、3 d、7 d时血清TAC水平与乳酸、MDA、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后1 d、3 d、7 d时的血清TAC水平均为脓毒症患者28 d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发病后1 d、3 d、7 d血清TAC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9(95%CI:0.542~0.716)、0.593(95%CI:0.500~0.687)、0.745(95%CI:0.669~0.820)。结论:脓毒症死亡患者发病后7 d内血清TAC水平持续高于存活患者,与脓毒症病情加重和病死率升高有关,可作为脓毒症预后标志物。

关键词

脓毒症 / 总抗氧化能力 / 死亡风险 / 预测价值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魏巍, 徐智, 牛毅 脓毒症患者发病后7 d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对28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0(03): 461-468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3.03.01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13KB)

3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