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苁蓉益肾颗粒调治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及初步验证

孙冉, 曾韬, 杨彪, 周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5) : 777 -785.

PDF (4763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5) : 777 -785.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3.05.01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苁蓉益肾颗粒调治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及初步验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876K)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苁蓉益肾颗粒调治骨质疏松的有效靶点及信号通路,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苁蓉益肾颗粒是否可以在体外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其次,基于TCMSP中医药数据库筛选苁蓉益肾颗粒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骨质疏松的相关靶点,并在UniProt数据库中对靶点信息进行规范。再次,取两者的交集得到苁蓉益肾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的靶基因。最后,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对药物和疾病的靶基因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构建网络图,并上传至Cytoscape 3.9.1软件制作PPI网络图,使用MCODE分析其潜在蛋白质功能模块;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苁蓉益肾颗粒可以在体外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苁蓉益肾颗粒有69种活性成分,对应靶点220个,骨质疏松相关疾病靶点有1 167个。其中,苁蓉益肾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异鼠李素和芝麻素等,核心靶点为NCOA2、PTGS2、PTGS1、HSP90AB1和PIK3CG等。KEGG通路涉及癌症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以及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网络药理学揭示了苁蓉益肾颗粒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苁蓉益肾颗粒的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苁蓉益肾颗粒 / 骨质疏松 / 网络药理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孙冉, 曾韬, 杨彪, 周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苁蓉益肾颗粒调治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及初步验证[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0(05): 777-785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3.05.01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763KB)

2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