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1447K)
摘要
目的:分析2004—201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伤寒和副伤寒疫情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情况,为伤寒和副伤寒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4—2018年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平台报告的伤寒和副伤寒病例数据,进行描述并采用Joinpoint回归、空间自相关、空间扫描分析疫情的时空效应。结果:2004—2018年我国大陆伤寒和副伤寒疫情逐年下降,<5岁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且发病率呈现上升,2011—2018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6.5%(P<0.05)。2004—2018年伤寒和副伤寒发病率存在空间正相关(Moran's I指数为0.087~0.389,Z>1.960,P<0.05)。时空扫描发现:聚集时间为2004—2006年(LLR=29 380.06,RR=2.70,P<0.001),季节为4—9月;伤寒主要聚集在云南、广西、贵州(LLR=77 653.50,RR=4.571,P<0.001);副伤寒主要聚集在广西、贵州、云南、浙江、江西、湖南(LLR=54 280.50,RR=3.455,P<0.001)。结论:我国大陆伤寒和副伤寒疫情逐年下降,<5岁儿童仍是发病主要人群,疫情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效应,好发于夏季及我国南方地区。
关键词
伤寒和副伤寒
/
空间自相关
/
时空扫描
Key words
杨丹凌, 梁凯琼, 苏海霞, 文立, 黎燕宁
2004—2018年中国大陆伤寒和副伤寒疫情时空统计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0(06): 1019-1025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3.0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