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因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陈大方, 马雨佳, 肖翰, 闫泽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7) : 1079 -1084.

PDF (976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7) : 1079 -1084.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3.07.00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因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999K)

摘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并且呈现动态发展过程,其病因具有多效性、稳健性和重塑性特性,因而使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过程呈现一种相互交织的网络形态。因此,需要打破还原论的静态思维,在研究策略上向系统生物学的复杂性思维转变。充分发挥多组学技术优势,以整合理念为核心,关注研究对象在基因组—暴露组—表型组多层次的相互作用,揭示疾病在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不同组学层次间呈现的动态性、多效性、适应性的网络关联。将研究的视角从“单一疾病”转变为“多病”医学,以“疾病为导向”转变为“以人为导向”,从多维度、多层次、多时点的病因网络出发,探明在慢性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标志物集群已成为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前沿热点。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共病 / 病因 / 系统观 / 网络 / 全生命周期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大方, 马雨佳, 肖翰, 闫泽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因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发展趋势[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0(07): 1079-1084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3.07.00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76KB)

2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