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讨小茴香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朱毅, 谯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8) : 1290 -1298.

PDF (7679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8) : 1290 -1298.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3.08.005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讨小茴香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7862K)

摘要

目的: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共同探究小茴香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小茴香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获取活性成分靶点;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关键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生物过程分析(GO)和代谢通路分析(KEGG)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和动物实验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从小茴香中筛选出9个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关键靶点115个。其逆转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欧前胡素、β-谷甾醇、豆甾醇、茴香脑、茴香醛等核心成分有关,推测小茴香通过PTGS2、ESR1、MTOR、TLR4、PPARA等核心靶点调节IL-17、PI3K-Akt、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小茴香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靶点结合性能较好,表明其生物活性较好。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小茴香通过调控PTGS2、ESR1、MTOR、TLR4、PPARA等靶点,减轻炎性反应及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动物实验系统地揭示了小茴香抗肝纤维化的9个活性核心成分、5个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为其今后临床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小茴香 / 肝纤维化 / 网络药理学 / 分子对接 / 作用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朱毅, 谯明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讨小茴香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0(08): 1290-1298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3.08.00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679KB)

6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