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及验证

谢秋群, 曹晶晶, 陈建虹, 李佳莉, 陆振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8) : 1397 -1401.

PDF (1337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0 ›› Issue (08) : 1397 -1401.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3.08.020

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及验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368K)

摘要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女性发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个体化预测其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行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1 56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CSP者236例(CSP组),未发生CSP者1 330例(非CSP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70%)与验证组(3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SP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用验证组数据进行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模型预测能力;绘制校准图以判断模型校准能力。结果:CSP组和非CSP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孕早期阴道流血和子宫位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次≥3次(OR=2.056,95%CI:1.032~3.947)、产次2次(OR=6.795,95%CI:4.689~9.905)、流产次数≥2次(OR=2.582,95%CI:1.848~3.619)和有孕早期阴道流血(OR=10.722,95%CI:7.675~15.125)均为CSP的独立危险因素,子宫后屈(OR=0.479,95%CI:0.319~0.706)为CSP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校准图其模型校准曲线趋近于标准曲线,Brier评分为0.089。结论:产次≥2次、流产≥2次、孕早期阴道流血和子宫后屈均为CSP的影响因素;基于列线图预测CSP发生具有可行性,为临床制定干预决策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 发病风险 / 临床预测模型 / 列线图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谢秋群, 曹晶晶, 陈建虹, 李佳莉, 陆振林 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及验证[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0(08): 1397-1401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3.08.02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37KB)

2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