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清热化痰通腑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尹建新, 武鹏, 张泆琳, 张佳佳, 谢爱泽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1) : 17 -25.

PDF (6011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1) : 17 -25.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4.01.003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清热化痰通腑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6155K)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动物实验验证探讨清热化痰通腑方(HTF)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筛选HTF的活性成分,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GeneCards、OMIM、TTD、Drugbank筛选疾病相关靶点;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互作关系;Metascape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动物模型进行实验验证,采用神经功能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尼氏(Nissl)染色、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等方法验证网络药理学富集结果。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到主要的活性成分为芹菜素、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等;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相关蛋白53(TP53)等潜在靶点,涉及到的关键通路有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传导途径等。实验结果显示HTF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率(P<0.05),能提高神经元存活率(P<0.05),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动物实验验证,发现HTF通过多成分作用于多靶点,从抗炎、抗凋亡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IS的作用。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 清热化痰通腑方 / 缺血性脑卒中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尹建新, 武鹏, 张泆琳, 张佳佳, 谢爱泽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清热化痰通腑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1(01): 17-25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4.01.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011KB)

3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