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视神经损伤后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彭碧燕, 梁嘉敏, 韩可伊, 王兵玉, 甘子晖, 罗丹妮, 何丽婷, 朱易, 黄诗颖, 郭晓萍, 施维, 张俊, 孙俊铭, 薛康宁, 方茜, 欧阳轶强, 王春苗, 张名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2) : 168 -176.

PDF (4693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2) : 168 -176.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4.02.002

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视神经损伤后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805K)

摘要

目的:揭示小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分子机制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构建视神经损伤(ONC)小鼠模型,对视网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RGCs标志物—具有多重剪接的RNA结合蛋白(Rbpms)的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TEM)观察RGCs线粒体损伤情况;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ONC 7 d组小鼠的视网膜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GO)功能、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和韦恩分析,RT-qPCR检测差异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ONC 7 d组RGCs数量显著减少,细胞排列疏松不规则,RGCs标志物Rbpms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ONC小鼠模型构建成功。透射电镜结果表明,ONC 7 d组RGCs的线粒体出现肿胀,嵴消失;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ONC 7 d组与正常组比,存在56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52个基因表达下调和410个基因表达上调。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ONC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神经元损伤修复的多个重要信号通路;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与神经元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Ecel1、Atf3、Sprr1a的表达均在损伤后第4天显著上调(均P<0.05),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ONC小鼠RGCs凋亡与线粒体损伤有关,而神经元损伤修复相关基因Atf3、Ecel1、Sprr1a在视神经损伤的早期参与了小鼠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保护。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青光眼 / 转录组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彭碧燕, 梁嘉敏, 韩可伊, 王兵玉, 甘子晖, 罗丹妮, 何丽婷, 朱易, 黄诗颖, 郭晓萍, 施维, 张俊, 孙俊铭, 薛康宁, 方茜, 欧阳轶强, 王春苗, 张名媛 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视神经损伤后的基因表达谱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1(02): 168-176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4.02.00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693KB)

4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