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尿液代谢组学探讨当归——桂枝干预寒凝血瘀证的作用机制

覃银艳, 农运园, 冯琳琳, 何颖, 苏志恒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2) : 260 -269.

PDF (4269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2) : 260 -269.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4.02.014

基于动态尿液代谢组学探讨当归——桂枝干预寒凝血瘀证的作用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371K)

摘要

目的:基于1H NMR动态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当归—桂枝干预寒凝血瘀证(CCBSS)的动态调控机制。方法:将1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当桂3∶1组。通过体重变化、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FIB)指标评价模型构建成功与否,同时收集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第0、第5、第10、第14天)的尿液样本进行1H NMR代谢组学分析,从代谢层面上阐明CCBSS的发病机制和当归—桂枝干预CCBSS的动态调控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当桂3∶1组大鼠在给予药物干预后其体重降低减缓,FIB指标回调(均P>0.05),同时血液流变学显著回调(P<0.01);动态尿液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的代谢轮廓在第5、第10、第14天与正常组明显区分,而当桂3∶1组的代谢轮廓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与模型组区分并趋于正常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共筛选出了18种与CCBSS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扰动了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等代谢通路,而当桂3∶1可显著回调这9种生物标志物(乳酸、吡哆醇、琥珀酸、牛磺酸、磷酸肌酸、马尿酸、4-羟基苯乙酸、2-氧戊二酸、柠檬酸)(均P<0.05),主要干预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TCA循环等途径的紊乱。结论:CCBSS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而缓慢的过程,当桂3∶1可通过回调不同时间点的不同代谢物而改善CCBSS。

关键词

当归—桂枝 / 寒凝血瘀证 / 动态尿液代谢组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覃银艳, 农运园, 冯琳琳, 何颖, 苏志恒 基于动态尿液代谢组学探讨当归——桂枝干预寒凝血瘀证的作用机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1(02): 260-269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4.02.01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269KB)

3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