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CG-PLGA纳米粒子减轻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海琦, 黄若晖, 刘琦, 简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3) : 406 -412.

PDF (1703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3) : 406 -412.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4.03.012

EGCG-PLGA纳米粒子减轻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743K)

摘要

目的:构建基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药物递送系统,研究其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改进现有EGCG-PLGA纳米粒子(E-P-NPs)制备工艺,以透射电镜观察所制备的E-PNPs形态,并测量聚合物分散性指数、Zeta电位、纳米粒径和载药率,进行纳米粒表征;以荧光标记法观察心肌细胞对纳米粒子的摄取情况。体外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模型,体内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检测不同浓度E-P-NPs对细胞活力、细胞凋亡、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Bcl-2、Caspase9、Bax表达的影响。结果:E-P-NPs呈圆球形,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285,平均粒径193.5 nm,电位-28.7 m V,载药率9.23%,可被心肌细胞摄取。体内、外实验研究均表明,E-P-NPs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心肌细胞活力,降低c Tn-I水平,降低凋亡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9、Bax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E-P-NPs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优于EGCG。结论:E-P-NPs粒径分布较集中,均一性较好,可通过抑制凋亡减轻心肌缺血损伤,且能使EGCG更好地发挥药效。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心肌缺血损伤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海琦, 黄若晖, 刘琦, 简洁 EGCG-PLGA纳米粒子减轻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1(03): 406-412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4.03.01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03KB)

5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